視頻:巴基斯坦政府與塔利班恢復和平對話  來源:上海東方高清
  中新網4月24日電 近日,巴基斯坦政府與巴基斯坦塔利班(以下簡稱“巴塔”)正在進行的和平談判進入一個拐點。新加坡《聯合早報》24日刊文稱,在過去的兩個多月時間里,巴政府和巴塔最初都通過中間人與對方接觸,而後,巴政府組成由官員構成的代表團,進入由巴塔控制的部落區與對方直接會談。但會談一直沒有實質性進展,人們曾經抱有的一線希望很快黯淡了。
  文章摘編如下:
  4月16日,巴塔宣佈,由於巴政府方面對巴塔要求的釋放“非戰鬥”被關押人員和建立“和平區”的要求沒有做出積極回應,而且,巴政府方面在停火期間也沒有中止對塔利班進行打擊,因此,巴塔決定,已於4月10日到期的停火將不再延續。也就是說,停火到此結束,巴塔的某些分支重新向軍警或公共場所發動襲擊隨時可能發生。但巴塔同時表示,仍願與巴政府繼續和談。
  在過去的兩個多月時間里,巴政府和巴塔最初都通過中間人與對方接觸,而後,巴政府組成由官員構成的代表團,進入由巴塔控制的部落區與對方直接會談。但會談一直沒有實質性進展,人們曾經抱有的一線希望很快黯淡了。
  在所謂的“停火”期間,武裝分子的暴力恐怖活動有所減少,但並未停止。3月3日,首都伊斯蘭堡市中心的一家法院遭襲擊,包括法官、律師在內至少11人死亡,傷者數十人。4月9日,還是在首都,一個蔬菜水果市場發生惡性爆炸,至少23人死亡,110人受傷。
  現在,甚至名義上的“停火”也沒有了,和談進程似乎駛入了一個不見光亮的隧道。
  巴塔有三大要求
  從媒體報道看,到目前為止,巴政府在和談中的立場似乎不很清晰,但巴塔的要求卻非常明確。
  第一,巴塔要求釋放“非戰鬥”被關押人員。他們已向巴政府提交了一份要求釋放的765人名單,並將此作為繼續談判的前提條件。但巴軍方聲明,根本不存在婦女、兒童和老人等所謂“非戰鬥”人員在押,也就是說,巴塔要求釋放的正是“戰鬥人員”。巴官方已嘗試性釋放了20人,但巴塔根本不買賬。
  第二,巴塔要求建立“和平區”,即政府軍從部落區的南瓦地區撤軍,並承諾不向巴塔的巢穴北瓦地區發動軍事行動。有分析指出,自2009年以來,巴軍方在邊境部落區及其毗鄰的開普省展開了一系列清剿行動,從巴塔手中奪回不少地盤。為在美軍撤出阿富汗之前掌控邊境局勢,應對阿富汗塔利班與巴基斯坦塔利班今後可能跨境聯手發難,巴軍方有意在今年夏天採取行動,對被武裝分子盤踞多年的北瓦地區展開清剿。
  巴國一些評論認為,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巴塔現在與巴政府談判決不是為了和平,而是在製造煙霧,爭取時間,準備放手一搏;而軍方針對北瓦的軍事行動在所難免。
  第三,巴塔要求在全國範圍實行嚴格的“教法統治”。巴塔是一個有明確意識形態為指導的激進武裝集團,在巴國實現“教法統治”是其奮鬥目標。然而,這一要求直接針對巴國的民主體制,危及巴政府自身存在的合法性,政府顯然不能接受。對此,巴政府多次表示,和談將在憲法框架內進行。
  但是,巴塔的這一要求也非“天方夜譚”,在其控制下的部落區及開普省部分地區,社會“塔利班化”已是既成事實;在巴國宗教極端主義瀰漫的大環境下,在更大範圍推廣“教法統治”並非不可想象。
  巴基斯坦以伊斯蘭教為立國之基礎,傳統的宗教學者在建國之初就要求實現“名符其實”的伊斯蘭社會秩序。幾十年來,巴國未能建立起穩定的政治體制,曾有多位統治者為證明其執政合法性,不惜利用宗教來影響政治。這種傾向在1980年代發展到高潮,軍人統治者齊亞•哈克全面推行“伊斯蘭化”,為巴國今天宗教極端主義泛濫種下禍根。
  巴政府有三個“擔心”
  自和談開始以來,巴政府一直放軟身段,小心翼翼,多次遷就,不說硬話,生怕激怒巴塔而導致談判破裂。巴國有輿論認為,如此和談,巴政府暴露弱勢,巴塔彰顯強勢,結果必然是國家權威受損,暴恐愈加猖狂。
  有分析指出,巴國自2004年在與阿富汗接壤的巴部落區開展清剿以來,已多次與武裝組織“和談”,事實證明無一成功,結果反倒形成今天這種“越反越恐”的局面。這說明,與宗教極端主義的武裝團夥進行和談不是一個可行的政策選項。
  有評論深入探究巴政府為何如此押寶“和談”,認為主要有以下原因:
  第一,巴政府擔心出現“全面內戰”局面。巴國武裝動亂頻仍、法律秩序崩潰早已不是局部問題,如果堅持武力解決,巴塔及其他恐怖組織肯定會全面報複,全國將陷入無一日無爆炸、無一處有安寧的困境。對此,巴政治領導人將無力應對,軍隊也缺乏準備,人民將飽受苦難。
  第二,執政黨擔心“票倉”被侵蝕。目前在中央執政的穆斯林聯盟(謝里夫派)在意識形態上屬中間偏右的政黨,其選民基礎主要在相對富裕的旁遮普省。近年來,前板球明星伊姆蘭•汗領導的正義運動黨迅速崛起,這也是一個偏右政黨,正在旁遮普省與穆盟(謝)爭奪保守派選民。巴國的政治保守派對塔利班運動是懷有同情的,因此,巴政府與巴塔和談也是出於爭奪選民的政治考量。
  第三,政治領導人擔心自家性命。巴塔之殘忍舉世聞名,尤其對巴國主張反恐的政治領袖從不手軟,一旦認定你是不共戴天的仇敵,必欲除之而後快。人民黨前黨魁貝娜姬•布托在流亡海外期間高談闊論反恐,回國當天就遭襲擊,最終未能逃脫被暗殺的命運。巴國前軍人總統穆沙拉夫也被恐怖分子視為眼中釘,針對他的暗殺圖謀至今天仍在繼續。可以說,巴國不管誰上臺執政,都不得不面對這一冷酷的現實。
  當然,也不排除巴政府最終有可能與巴塔達成某種形式的和解。但是,這決不意味著和平將有保障。巴塔是一個鬆散的武裝團夥聯盟,三十多個分支不僅缺乏統一指揮,而且經常發生暴力內訌,其集體履約的可信度非常低。
  另外,巴塔僅是巴國極為嚴重的國內安全問題的一個方面,其他還有俾路支分離主義問題、卡拉奇黑社會問題、旁遮普極端主義問題等等,無論哪個都是老大難問題。總之,巴國要恢復法律秩序,實現長治久安,實可謂任重道遠,舉步維艱。(毛四維)  (原標題:聯合早報:巴基斯坦與塔利班和談為何難有結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b30jbcyf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