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12月30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全球華語廣播網》報道,馮小剛今年導演的新片《私人定製》短短10天已經突破5億票房紀錄,但與此同時,在電影口碑上也遭遇了馮導電影史上少見的滾滾差評。就在公映當天關鍵字廣告,馮小剛曾經這樣平靜地回應質疑。
  馮小剛:作為導演,要尊重市場,要尊重這個觀眾的任何聲音,今天葛優說了一句話,批評也好,澎湖民宿罵也好,贊揚也好,說好說壞,您都為這個事情盡了心了。
  大約兩周設計裝潢之前馮導平靜的回應。不過,昨天一大早馮小剛好像有些坐不住了,他連發7條微博,炮轟影評人。
  "我不怕得罪你們,也永遠跟你們勢不兩立!《私人訂製》第二個故事就是損你們這幫大尾巴狼,把室內裝潢電影說的神乎其神跟這兒蒙事騙人,好像你們多懂似的。還好意思說自己的影評人,別現眼了!"
  暫且不論事件中的是是非非,要說這場口水仗可是讓"影評人"意外搶了眼球。可能不少中國觀眾在選擇電影的時候曾經或多或少受過影評人的影響,中國的影設計裝潢評人是怎麼工作的呢?做影評的編劇史航向我們講述了他的一些行業經歷。
  史航:我經常會被邀請,別人問有沒有時間去看首映式,如果是不熟的人約我,我說沒有什麼想說的,你不介意吧?或者說我有什麼負面意見,能說吧?我會跟人打個招呼。找我看這個哥們說,誒,你把你那個農行或建行卡號給我一個。我就說,哎呀,最近趕本子,沒時間寫了,不好意思。要不說本來我還想寫兩句,你這樣說我就不寫了,就這樣吧。
  那麼中國是不是存在獨立影評人呢?中國的影評人又是由哪些群體來構成的呢?
  史航:獨立影評人,他寫影評自己養活自己,靠稿費活著,這樣的人中國非常的少,因為大量的有的是媒體工作者,有的本身是一個創作者啊,可能業餘做這樣的事。普通的觀眾只說好和不好,而影評人稍微關心一點為什麼會好,為什麼會不好。
  美國--電影的評論者,藝術的評論者
  那麼,在電影業發達的美國,影評人的生存狀態又是怎樣呢?北京電影學院教授張獻民說,美國的影評人有三種狀態。
  好萊塢自己是沒有影評人的,影評人當然是可以對好萊塢的點映進行評論,影評人可能有這樣幾種,一種是專業的就是主要為一種媒體服務,就比如一份報紙或者一個雜誌,但是他也可以兼著為別的媒體或者一些電子媒體進行一些服務,還有一種是他主要的工作是別的工作比方說他是大學老師或者電影界的從業人員,他會定期寫一些評論。還有第三種是非常偶然的作一個採訪,或者寫一個影評。
  張獻民說,影評人,不僅是電影的評論者,也是藝術的評論者。但不管是以何種方式生存,美國影評人最大的執業規則是"沒有紅包"。
  張獻民:不拿紅包這事已經很說明問題了,吃人家的東西,就是那些製作公司和發行公司會安排一些看片會,好萊塢的大公司又跟我們這邊請媒體看篇不太一樣,他們還是傾向於普通的觀眾的代表來看吧,研究觀眾的反響而不是研究一個媒體的反響,很多人到電影院裡面看了以後寫的評論。即使是去了公司看篇會,就是發行公司或者是製片公司組織的看片會他做出仍然是他獨立判斷。
  雖然現在有很多電視影評人和網站影評人,但在美國最牛的還是傳統紙媒體影評人,而成立於1935年的紐約影評人協會更一直試圖"用東海岸的知識分子嚴肅立場矯正以奧斯卡獎為代表的加州品位"。
  歐洲--"多元化"與"差異化"
  而視線放到歐洲,相比美國電影大眾化的程度,歐洲似乎有些差距。
  張獻民:美國和歐洲相比就是整體架構上沒有太大的差別,歐洲就是在專業媒體上就專業內部的通訊以及對專業內部的通訊大眾化,這個方面稍微差一些,但是歐洲評論以及電影評論裡面所包含理論性或者理論化當中這個做的比美國更好一些。
  在張獻民看來,歐洲影評作品最大的特征就是"多元化"與"差異化",這一點上,美國影評作品也遠遠不及。
  張獻民:歐洲那邊評論還有一個什麼特點呢?就是他是相對於中國市場這個幾乎是無差異化的一個現象來說的話,歐洲的評論是非常差異化,我們大概還是一個大片指主導的市場而在大片主導當中,一個是美國大片非常多,還有國內那些所謂的大導演大概就那幾個,算來算去以及一段時間裡面,比如說一個月或者兩個月,他熱門就那麼一兩部片。所有的媒體如果想要炒他只能跟著這一兩個片。
  歐洲完全不是這樣的情況,歐洲還是一個非常差異化多元化的社會吧,比美國這個方面還要大。它的各種文化產品或者娛樂產品並駕齊驅的狀況更明顯,所以他的批論當然是非常差異化的,就是能看到的評論有關的作品閱讀者完全不瞭解的這種情況特別特別多,而且有一些作品即使像我這樣比較專業比較資深的人,我也是完全莫名其妙,我根本不知道那個東西是什麼,然後他們認為很重要,會花很長時間討論那個東西,實際上他那個產品更多元化所以被評論的可能性更多一點,所以評論的文章當然更多元化。
  亞洲--直接影響票房
  說完歐美影評人的情況,我們將視線轉向亞洲。近些年韓國電影業異軍突起,全球華語廣播網韓國觀察員南黎明介紹了韓國影評人的生存狀態。
  一般情況下一部新電影推出從製作階段到電影發佈會,都會邀請電影評論家去觀摩並聽取他們的意見,很自然的這些記者和電影評論員們,對電影的評語,對電影的票房會產生直接的影響。
  目前在韓國要想做電影評論員各自所走的道路不盡相同,比如最近人氣比較旺的電影評論員李東振他大學畢業之後在朝鮮日報社做了十多年的記者,之後才走上電影評論家這條路的。目前韓國電影評論這個職業可以說是炙手可熱,現在一些大學還專門設立了電影評論專業培養這方面的人才,這種現象和韓國電影業近年來如火如荼的發展應該說是分不開的。
  (原標題:《私人定製》票房口碑成反比 馮小剛微博炮轟影評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b30jbcyf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